A+
A-
探索教学新法 书写精彩人生

文/郭晓霞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高考也在不断改革,语文素养与能力的考查备受青睐!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是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自然就成为了我们教师的迫切需要,而探究性教学也成为每一位高中教师的必然选择。

一、我的教学观点:精心准备,用爱共赴美丽约会

有人认为上课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有人则认为上课是教师培养学生素质的方式;有人觉得上课是一种苦刑,数着时间过日子;有人则觉得上课是一场战争,结局任由教师控制。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上课其实就是一场美丽约会,一场与班级学生长达45分钟的集体约会,这种约会数达每周五次。因此,作为约会者的我自然感到轻松而快乐了。

我会根据不同的讲课内容选择不同的约会服饰:我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就穿着一件清丽的连衣裙,这样有助于学生想象摇曳多姿的荷花;而讲授《纪念刘和珍君》时,我则选择了颜色深暗略显庄重的服装,这样更能烘托出英雄的浩然正气……我上课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不但想给学生一种美感,更想表达我对上课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还会根据课上学生的不同表现选择不同的约会表情:教室氛围不高,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气氛,我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微笑做引导;面对学生百思不解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沉思的表情做传达;如上课期间有学生做“小动作”,我们则应以意味深长的微笑给以警示。

既然是约会,就应有始有终!

一堂课结束我会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激起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多年教学的深刻体会,在此期间,我一直在努力着,努力用自己对教学的满腔热爱完善自己与学生共赴的每一场美丽约会。

二、我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巧妙演绎别样风情

1.重实际训练的讲授法。我也曾是一名年轻教师,刚开始在教学时老是害怕学生学不会、听不懂,总是不厌其烦的在课堂上一遍遍讲解。有一次,一位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晓霞的课优势是口才好,劣势是口才太好了!”虽是一句玩笑,但我知道这位老师她委婉地指出了我教学的弊端:说得太多。

这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并不仅仅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让学生听懂,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我会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写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激发兴趣的讨论法。我认为教学仅仅靠教师指导性地教还是不行的,教师也无需孤独地唱着自己的“独角戏”,而应该多给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所以,我认为课堂不应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各抒己见的“群英会”。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采取了问题教学法,不仅自己提出问题,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讲授中,我提出了疑问:“苏轼既然是缅怀周瑜,为什么又加入了‘小乔初嫁了’这一笔,有何作用?”问题出来后,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我猜想他们肯定不知小乔何许人也,更不用分析其出现的作用了。于是,我马上在多媒体中调出小乔的资料,学生一看,马上明白:原来小乔是三国时期的美女,自然明白“绿叶也需红花衬”,她的出现其实是要衬托周瑜的英雄形象。

学生分析得很好,但小乔出现的作用还不仅仅在此,我又提醒学生了解小乔的姐姐大乔生平,学生发现,原来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而周瑜和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这就使得周瑜深得孙权的信任,也为他建功立业创造了机会,聪明的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周瑜的这些优势条件正是词人所不具备的,两人在赤壁之地形成了鲜明对比,苏轼正好借周瑜的春风得意反衬出自己的壮志难酬,本词的主旨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些问题使得文章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思维,也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了无线快乐。

3.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中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把一些散于各科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整合成清晰明了的结构图,图片虽然简单,却寓意丰富,这也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在讲授小说单元之时,由于学生对小说的知识知之甚少,仅凭我的一张嘴给学生讲解,又是叙说含义、分类,又是描述背景、情节,不免有点狼狈,且效果也不见奇好!于是,我在课下做了一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课件,将含义、分类、发展、代表作品及作者生平全部整理成一张张幻灯片,并附上作者图片和作品的故事情节。这样,上课之时,我只需手握鼠标,轻轻一点,学生便一目了然了。

在《林黛玉进贾府》的讲解前,我在幻灯片中将“宁荣二府”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物关系一一画好,东西南北标清楚、父母兄弟画明了、生前生后作注释,这样,学生一看便明白,不仅为上课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而且“红楼梦中人”的关系也一清二楚,其效果远胜于我声嘶力竭的讲解。

不仅古典小说脉络和背景知识的介绍如此,戏剧知识,我也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讲解的!在老舍的《茶馆》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是一个重点,但却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直接明了地认识这一结构,我把电视剧《水浒传》的片首镜头调出来让学生观看,水浒英雄们一个一个地出场,通过自然的过渡来述说着各自的故事,而《茶馆》中除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出场也是如此。虽然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但我只是想通过它们的相似之处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卷轴式”这一结构,事实证明,这一方法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凸现主体的体验法。我认为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仅体现为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性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感性体验。所以,我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朗读《再别康桥》时如果配上柔美的轻音乐,学生在朗读时就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离别的情思。

高中语文有许多诗歌鉴赏,在学完两个单元的诗歌之后,为了考察学生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对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和重点字词的掌握程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我会在合适的时机组织诗歌朗诵大赛。我把学生分成四小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多查看一些诗歌朗诵的服饰、表情、动作、音乐等内容,为大赛作充分的准备。这一活动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一时间,他们纷纷上网查看资料、图片、影视作品,并根据诗歌内容自编自导朗诵了一些作品,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我看到国破家亡后痛苦绝望的一代帝王;柳永《雨霖铃》中的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让我看到了长亭送别时不忍分离的一位情种;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让我感受到了在家亡夫死后孤苦寂寞的一名女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感受到了早生华发却壮志难酬的一代词人……整个过程声音之洪亮、表情之丰富、动作之到位、细节之周全、配合之默契,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在场欣赏的老师们惊讶,更让我惊喜:通过文学的陶冶,学生已铸成审美的心灵,养成审美的习惯,唤醒文化的自觉,更好地完成了主体的体验。

 三、我的为师之道:求真务实,用心铸就伟大师魂

求真务实,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多年来,我一直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在教学中,我虚心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以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工作中,我思维活跃、爱好广泛、精力旺盛,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同时,我性格活泼、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力求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

多年前,我怀着满腔热情踏上了教育这片陌生而又新奇的土地,成为教育战线上普通而又光荣的一员。多年来,我在这片土地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耕耘着;多年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一生,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作者单位:临汾市第二中学校